有苟

关于重生后的魏无羡

亲爱的芬必得(●°u°●)​ 」:

请注意
本文实属个人观点
带有主观感情色彩
难免有失偏颇,不公正客观
喜欢江澄,粉丝滤镜,在所难免
欢迎批判指教


有很多人对重生之后的魏无羡,有些这样那样的意见和碎碎念,认为重生前后判若两人。
当然,我个人也是抱有这个想法的——一直认为回来的是个冒牌货。
但是就像一位太太说的那样,我们在这里吐槽觉得ooc崩人设,可要是作者是有意这样写的,那就很尴尬了。


所以基于这个前提,我对重生之后的某人告诉我,做所为的个人理解如下


首先是他对江澄的态度:逃避,不愿想起,不愿面对。
对他来说,江澄已经不再是他过去答应过扶持一生的师弟,而是一个他昔日过往的见证者,见证了他从天之骄子轻狂年少到千夫所指百鬼噬身,是他避而不及的过去。他从来都没有想过要回去,也不愿意回去。
如果没有蓝忘机,那魏无羡就会骑着他的那头驴子,四海为家当一个游侠,然后在某天在某座客栈里吃饭,装作无意般的向店小二询问那位云梦宗主三毒圣手,然后唏嘘自我安慰一番,继续仗剑走天涯。
然而江澄却是希望他回去,实现昔日的承诺。江澄也许恨他,但从没有想过要他死,更没有想过未来的人生中会没有这个人。如同一篇分析文里面所说,江澄可以把姐姐的莲藕排骨汤分他一半,把父亲的姐姐的爱分他一半,甚至可以把江家和未来都和他共享。可是却从来没想到未来会没有这个人。
然后这种状况在观音庙的时候彻底爆发
在这里引用我在某篇文章里看到的形容
“用刀子把心挖出来给你,你却说你见不得血”
一个声泪俱下,一个相对无言;一个紧抓过往,一个只想逃避。
在这里不得不感叹一句云梦双杰真的是永远的虐点
他们两个之间是一笔永远也算不清的烂账,我们身为外人也不好说,他们到底谁欠谁,最多只是感叹一番。


一直很好奇魏无羡是什么时候产生就当我还江家这种想法?
也许是在剖丹的那三天三夜这个念头一闪而过,也许是修鬼道心性大损这个想法无中生有。但是这些都不重要了


从来都不是他看起来的那么洒脱。


借用狐太太的话
“这一次,他主动的,不失体面的放弃了江澄。”


在这里我想提一提金丹这件事
魏无羡一直认为江澄是为了回去偷尸体才被人抓住失去金丹,但这其实是他个人的主观臆断,当然他也起疑过,但是却没有深究,没有细想。
当然在这一点上,江澄也范了同样的毛病,他也起过疑心,最终还是选择了相信对方。
但是请注意,他至少还是问过的,而且是一路上问了好几次。
而且他一直都是相信魏无羡的,不然也不会说出“你不是说你控制得住吗?”这种话。
但魏无羡一次都没有问过,一直都是先入为主的推断,然后一厢情愿的深信不疑。重生之前也许心性大变,或者是因为变故太多没有问,但是回来之后呢,连提都没有提过。
是忘记了,还是不敢?我认为是第二种。
他不会也不敢去仔细深究,如果事实真相并非他所想的那样,这不但意味着他再也无法心安理得的继续逍遥快活,更代表他从此以后都会生活在愧疚之中。这些他将要背负起的责任和愧疚,足以让他窒息。
于是他便选择了最简单的一条路。
并且以一颗金丹为借口,逃避过去,企图彻底和过去一刀两断。
趋利避害是人的本性,如果你我站在魏无羡的立场上,也许会和他做同样的选择。毕竟那对于他来说太过痛苦。
一直觉得魏无羡身上自欺欺人自我安慰这一点非常的突出。
举个例子,江澄和魏无羡公开决裂之后一段魏无羡个人的心理描写 ,我记不太清了,大概就是:魏无羡因为决裂有些难过,可是转头看到温家人又开心起来。
这一段颇有一种孤芳自赏顾影自怜的味道,这一点在全文魏无羡个人心理描写的时候都有体现出来。


还有就是蓝忘机
我是属于那种看文不带脑,跟着主角跑的人。曾经一段时间沉迷忘羡,对舅舅无感(我忏悔,我有罪)
后来再去看时觉得这两位的感情实在经不起推敲,总有一种虚浮感。当然,我本人是个什么cp都吃的,这个也不是吃不了,他们的萌点,我也是能够感受到的。
但是总觉得他们之间的感情,是其中一个人的一往情深,和另一个人的深受感动,出于感动或者是出于补偿想当然的在一起了。蓝湛很爱魏无羡,但是魏无羡未必有那么爱他。
就像在江家祠堂,他从树上往下跳的那一段心理描写那样,——他需要的只是一个能够在他树上往下跳,接住他;在他被众人指责的时候,维护他;在他为了心中的道义做出什么的时候,无条件的支持他站在他身后的人。
这个人是谁,不重要;
是男是女,不重要;
是不是蓝湛,也不重要。
如此而已,仅此而已。


当然,这一点为人所诟病,毕竟当年师姐也接住了,而且是在同一棵树下。但是他似乎忘了这件事,甚至回来这么师姐葬在哪里都不知道。更别提去祭拜说一句,我回来了。
我觉得这一点和他记性不好一样,是带着些自我保护意味的选择性失忆。


魏无羡是个缺乏安全感的人
在他和江家决裂时就已经体现出来了。
时候的他对此已经对自己缺乏信心,连自己都不知道自己会做出什么,为了不到时候连累江家,才和江家断绝关系。
再加上后来的事情对他的打击,便愈演愈烈。


得知温宁温情去金麟台请罪,他对自己的痛恨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明明是自己的错,却要看着别人为你承担责任,无能为力。
离开乱葬岗前往金麟台的路上的“忽然觉得天地之大,竟无一处可去”和“温宁温情自己走了,其实他心里应该觉得庆幸”以及“听到这一句,魏无羡却沉默”
將他的患得患失自我怀疑和企图逃避表现的淋漓尽致。
师姐的死无疑是最大的打击,将他仅存的自信心击得粉碎。
也许,从那一刻起,那个骄傲自信意气风发的云梦双杰的魏婴就已经死了。


蓝湛于他,像是一个逃避过去的好机会,好选择。
更像是溺水的人想抓紧的一块水面上的浮木。


我觉得,如果有一天,曾经在江家发生的事发生在蓝家身上,魏无羡一样会毫不犹豫的对蓝湛说——“不必保,弃了吧。”
甚至说,有一天他遇到一个更加爱他,同样可以为他不管不顾权力支持他的人,在蓝湛为了家族和爱情犹豫不决的时候,投入另一个人的怀抱。
(这部分属于我个人的观点,也许有人对于我这段不服,觉得他们情比金坚 或者有其他看法,欢迎来评论区反驳我。本人澄粉,难免有粉丝滤镜,评价不够客观公正,欢迎您的批评!)


忘羡二人幸福,就像泡沫一样。
他们二人的开心生活完全是基于方势力暂时消停所造成了一种平衡,没有大风大浪。如果有一天,这个平衡被打破了,又会是一场腥风血雨,谁又能独善其身?
 


在原作的番外里,有提到魏无羡为了蓝忘机愿意在长辈面前装乖巧,不少粉丝大为感动,认为这是爱的表现。
我看了,却想起某些言情小说里,嫁入豪门的女主强颜欢笑努力讨好公公婆婆的桥段。
归根结底,魏无羡能够住在蓝家,不过也只是因为蓝忘机。
蓝家终归不是他的家,但是他真正的家,他回不去,也不想回去。
这一切和当年在乱葬岗上何其相似,怎么过?没有千夫所指没有四面楚歌。


哔哔了这么多,这里总结一波个人所理解的魏无羡的态度


重生之前,被围剿的时候是真的不想活了, 也觉得累了。
他觉得自己没有做错, 甚至再给他一次机会, 他依然会做出同样的选择。
【当然,魏无羡的出发点和本意都是好的,他要救温家人于情于理都都站得住脚,没毛病。只不过事与愿违,这其中有他自己的原因,也有被人的陷害因素,更有环境影响。】
可是师姐金子轩等人的死,家破人亡的江澄,不夜天的3000多条人命,都像是狠狠在他脸上打了一巴掌。
最终半是逃避,半是认命的了结自己。
愧疚和责任,让喘不过气。带人围剿乱葬岗的江澄,让他无法面对。
也许在那时他就有死了一笔勾销了,用自己一条命抵销所有恩怨的想法。
他从来都没有觉得自己做错了,哪怕再给他一次机会,也会做出同样的选择。可是师姐金子轩不夜天的三千多条人命却往他脸上狠狠的打了一巴掌。
这些责任和愧疚,他无法承受。带人围剿乱葬岗的江澄,他也无法面对。
于是他办事逃避办事无能为力的选择了结束自己。
没想到13年之后莫名其妙的就重生了。
所谓一命抵一命,死了一笔勾销,都是基于人死不能复生的前提之上。
这一点他不可能不知道, 只是重生之前的无法面对的事,重生之后,他更不想面对。
恰巧这个时候有一个人愿意不顾一切的站在他的身边,而且这个人还是曾经十分讨厌他的规矩守礼名声甚佳的蓝湛————更何况这个人愿意为了他打伤长辈将名声礼数抛之脑后。
于是这份感动便加倍了,反观他一直以为会一辈子站在他身边的江澄,却放弃了他。
当然他知道是自己说让他不必保的,他也知道江澄有难处,不能拿整个家族冒险。但是心里难免有些难过失望。
最后带走五分真心五分逃避和蓝忘机在一起。
可是逃得了一时,逃不了一世。
若有一天避无可避,又该如何?


更别说,他接受承受不了的那些过往被他通通丢给了江澄。让云梦双杰成了江澄一个人唱了十三年的独角戏,他自己做了十三年的一场梦,可笑而荒唐。
难免喜欢江澄的人会不平,会不服气,会跳起来问一句:凭什么?


当然,我说过换作我们之中的任何一个人是魏无羡,也许会做出一样的选择。毕竟谁都不愿生活的痛苦和愧疚之中,谁都想开心的活着。


这就是魏无羡最为人所诟病之处,年少时和重生之前的他,也许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确实,一个有责任,有担当的人,一个十分可爱的角色。
这个故事本来可以有其他走向
比如从来一次,再次面临相同的状况,依旧坚持心中的道义,下场惨烈。也许会有人说他重活一世仍重蹈覆辙,毫无长进。但也可称得上一句,可悲可泣可歌可叹,完全可以塑造成一个像项羽一样的末路英雄。
或者是塑造一个成长型人格。重生之后,个人观念有所改变。但是却更加成熟,自动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弥补自己的过失。有责任有担当,也不失为一个顶天立地的英雄。
可惜由于作者的偏爱,给他安排一个完美人格的配偶和,补偿性质的所谓幸福生活,最终成为一个逃避责任的懦夫。


就如同一个怀揣着远大理想,但有些冲动任性未踏入社会的少年。也许做事不计后果,不懂人情世故。但是始终怀揣着一颗真挚的赤子之心,无所畏惧和敢于世界为敌。
最终被残酷的社会现实莫去棱角,打磨圆滑,不再鲁莽做事不计后果。却也失去了理想和追求,和纵千万人吾往矣的勇气,泯然众人。


着实令人惋惜不已。


这大概是我在乐乎发过最长的一篇文章了


PS:很多文章写双杰和好,都是基于某个人知道真相的条件下,事实上这恰恰说明,如果某个人不知道真相,他们永远没有重归于好的可能。
甚至魏无羡此生都不会再踏进莲花坞一步,也不会主动见江澄一面。
这种和好有什么意义?


不如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莫问前尘,各自归去吧!

评论

热度(424)

  1. 共7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